招生热线
0772-2082015
0772-2082016
welcome菠菜导航网

家校共育传壮韵 民族文化润校园

  作者:黄献  |   发布时间:2025-04-21 | 来源: 本站 | 点击数: 680次

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,菠菜信誉平台集合网始终将“德技并举 志善相彰”的校训作为育人核心,通过“家长开放日”“特色班级活动”等创新举措,持续构建全方位育人生态。近日,汽车工程系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,特邀壮族学生家长何女士走进课堂,为师生带来《探寻民族风情与文化传承》专题讲座。这场家校共育的春日之约,既让非遗文化在指尖鲜活,也让职业教育浸润民族根脉。


一方壮锦映匠心 家校共织传承梦

何女士身着靛蓝壮家盛装,以壮锦为切入点,向同学们展示了壮族服饰中蕴含的纹样密码。她手持壮锦坤包,细致讲解每一道织造工序,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指尖上的非遗魅力。


在介绍壮族传统美食——五色糯米饭环节,何女士为大家展示了各种草本植物染料,如苏木、红曲米、洛神花等,还介绍了古法浸染技艺。"要先用清水煮沸染料,再浸泡糯米6小时,最后上蒸笼……"同学们围拢在讲台前,纷纷掏出手机记录这"舌尖上的非遗"。


一勺槐香传家味 家校共品传承甜

"这是壮族人民最爱的槐花粉,大家尝尝是不是甜到心坎里?"介绍完槐花粉的由来后,何女士轻启食盒,教室里瞬间飘起沁人心脾的槐花香。杯杯琥珀色的槐花粉,浸润在红糖浆里,宛如散落了天上的星辰。她手持长柄勺,挨个为同学们分发这份民族美食。 "原来槐花还能这么做,真清甜!"同学们惊喜地品尝,槐花粉滑入喉间,清甜的草木香与焦香红糖交织,唤醒了味蕾对传统的记忆。



 家校携手育新人 文化根脉代代传

“以前觉得民族文化离生活很远,今天发现它就在身边。”2024级汽修1班的同学们感慨道。班主任黄老师表示,此类活动将常态化开展,后续计划邀请瑶、侗等少数民族家长进校园,积极构建“家校”协同育人机制。

暮色渐浓,教室里的欢声笑语仍在回荡。这场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体验到民族文化的魅力,更在年轻的心中播下了传承的种子。正如何女士所说:“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,而家校共育,正是最好的纽带。”



校园动态
家校共育传壮韵 民族文化润校园
  作者:黄献  |   发布时间:2025-04-21 | 点击数: 680次

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,菠菜信誉平台集合网始终将“德技并举 志善相彰”的校训作为育人核心,通过“家长开放日”“特色班级活动”等创新举措,持续构建全方位育人生态。近日,汽车工程系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,特邀壮族学生家长何女士走进课堂,为师生带来《探寻民族风情与文化传承》专题讲座。这场家校共育的春日之约,既让非遗文化在指尖鲜活,也让职业教育浸润民族根脉。


一方壮锦映匠心 家校共织传承梦

何女士身着靛蓝壮家盛装,以壮锦为切入点,向同学们展示了壮族服饰中蕴含的纹样密码。她手持壮锦坤包,细致讲解每一道织造工序,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指尖上的非遗魅力。


在介绍壮族传统美食——五色糯米饭环节,何女士为大家展示了各种草本植物染料,如苏木、红曲米、洛神花等,还介绍了古法浸染技艺。"要先用清水煮沸染料,再浸泡糯米6小时,最后上蒸笼……"同学们围拢在讲台前,纷纷掏出手机记录这"舌尖上的非遗"。


一勺槐香传家味 家校共品传承甜

"这是壮族人民最爱的槐花粉,大家尝尝是不是甜到心坎里?"介绍完槐花粉的由来后,何女士轻启食盒,教室里瞬间飘起沁人心脾的槐花香。杯杯琥珀色的槐花粉,浸润在红糖浆里,宛如散落了天上的星辰。她手持长柄勺,挨个为同学们分发这份民族美食。 "原来槐花还能这么做,真清甜!"同学们惊喜地品尝,槐花粉滑入喉间,清甜的草木香与焦香红糖交织,唤醒了味蕾对传统的记忆。



 家校携手育新人 文化根脉代代传

“以前觉得民族文化离生活很远,今天发现它就在身边。”2024级汽修1班的同学们感慨道。班主任黄老师表示,此类活动将常态化开展,后续计划邀请瑶、侗等少数民族家长进校园,积极构建“家校”协同育人机制。

暮色渐浓,教室里的欢声笑语仍在回荡。这场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体验到民族文化的魅力,更在年轻的心中播下了传承的种子。正如何女士所说:“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,而家校共育,正是最好的纽带。”